新华网长春6月20日电(郭聪)颇具讲究的戏曲服饰,精致的妆容,灵动的双眸,搭配上高亢清丽的嗓音,她用一坐一站、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拨动着台下观众的心弦,她就是长春市评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亚丽。30多年的演艺生涯,刘亚丽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走近她,听她讲述她和评剧的故事。
谈结缘:父母是启蒙者和领路人
刘亚丽和演员进行切磋
说起与评剧结缘,还要从刘亚丽父母的熏陶说起。
老家在通化的刘亚丽出生于梨园世家,父亲是京剧演员,母亲是评剧演员。童年时期,她生活中的场景都是哥哥、姐姐跟随父母练功的画面,那时的她,觉得戏曲“很好玩”。
看到一旁入迷的刘亚丽,父亲便会让她“拿顶”(倒立),感受一番。就这样,在父母和长兄、长姐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刘亚丽自幼就能演会唱,父母发现她是一块唱戏的好“材料”,就手把手地对她进行技艺传授。
在父母的悉心指导和督促下,刘亚丽很快就掌握了一些京剧表演的技能,“只要是女生的唱腔,我都学得非常快,经典的京剧样板戏也学会不少,到了十多岁,父母就带我练功。”刘亚丽说。
“练功是真苦真遭罪啊。”刘亚丽回忆,母亲为了培养她,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带她在老家玉皇山上“喊嗓”,“当时真不愿意去,那时条件也不好,特别是到了冬天非常冷,可妈妈硬是带我坚持了下来,让我学会如何发声、如何使用……父母是我的启蒙老师。”
练习戏曲一段时间后,一些善意的“反对”声音出现了,“通化市少年宫的一位老师劝我妈妈,说别让孩子学戏曲了,又不景气,又没人关注,练功还苦,不如让她改唱歌。”这个建议被妈妈坚决否掉了,“我们就学戏曲。”
父辈的坚定和毅然决然,让刘亚丽读懂了什么是坚持和热爱,对她未来的戏曲道路影响至深。
谈学艺:暂别才知自己心系戏曲舞台
1985年,刘亚丽考进吉林省戏曲学校评剧科,有幸跟随当时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气的评剧老师张桂霞、郭贵臣、丁雪娟、孙秀岩、张丽芬等学习、深造。
经过几年专业课的学习,毕业前夕,刘亚丽和其他两名同学共同排练的《白蛇传》首次在全国大赛中展演,这让他们一炮走红,那时的刘亚丽才18岁。
毕业后,刘亚丽进入长春评剧院,从事评剧工作。
在生活压力下,刘亚丽也曾脱离过戏曲舞台,“上世纪90年代,戏曲处于低谷,演艺市场也不景气,工作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所以不少人放弃戏曲,‘下海’唱歌去了,我也一样。”谈及这段过往,刘亚丽语气中蕴有悔意,“长时间熬夜和不规律的生活,导致我引以为傲的嗓子出现了问题,身材也走样了。”
身心回归戏曲舞台源于一次召回演出。当时,评剧院要推《杨三姐告状》,大家想到了刘亚丽并将其召回。“那时候我不仅胖,嗓子也不透亮,可为了拿下杨三姐一角,我狠下心减肥,每天拼命练功、练嗓。”
3个月的时间,刘亚丽减重15斤,这场改革版的《杨三姐告状》,在哈尔滨演出一炮打响。“从这以后,我才明白,戏曲是我的老本行,我离不开戏曲,我要恢复传统戏曲表演。我要感谢当时的老先生,他们没有放弃我。”告别歌厅后,刘亚丽每日专心在练功房练功,最终成功回归戏曲舞台,找回自我与自信,并打算一直留下去。
谈角色:钟爱每一个角色
2018年,长春评剧院新编大型现代评剧《春回桃湾》正式上演,这部戏不仅在全国获得轰动,也让刘亚丽大放异彩。
《春回桃湾》的排练时间只有一个半月,为了拍好这部戏,刘亚丽瘦身20多斤。除了时间紧、任务重以外,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她第一次演绎现代评剧,“古装戏凭借古装服饰和头饰可以很好的‘遮丑’,但现代剧不会,台上的一举一动和你的唱腔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了演好剧中“第一书记”的角色,刘亚丽重温党章,研读新闻和相关报道,只为诠释、理解好这一角色。“不努力,演员的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
如今,《春回桃湾》已成为刘亚丽演艺生涯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评剧,回首三十载的戏曲之路,刘亚丽扮演过很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赋予她不同的人生体验。
当谈及她是否有最喜欢的角色和印象最深的角色时,她这样回答:“每出戏、每个角色我都喜欢,因为它们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可以让演员收获很多。一个演员不能自我局限,应该把戏路变得更宽一些,去尽情地尝试。”
为此,除了评剧、刘亚丽还排练过京剧、黄龙戏、吉剧,扮演的角色也从年少跨越到年老。
谈中年:正是干事业的好时机
刘亚丽和搭档进行对戏
刘亚丽在排练厅练功
“我没有所谓的中年危机,我认为当下是我干事业最好的时刻,岁月的积淀与经历经验可以让我更好的去把握、刻画角色。作为演员,心态很重要,面对剧本,面对人物,重要的是去认真对待和努力完成,不要只想着怎么出名,否则会适得其反。”刘亚丽说。
现在,50岁的刘亚丽依然每天在排练厅至少排练一个小时,包括基本功、身段、水袖、手指法、源昌、吊嗓等等。“临到演出,再去排练可就来不及了,戏曲演员一天不练,就会生疏。”
被磨穿的练功鞋
“坚守传统戏剧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什么?”对此,刘亚丽表示,这个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那就是要坚持,要有信仰。
编辑:徐文辉 责校:衣兵
主编:黄维 监制:王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