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高铁安全则是铁路公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线。
这个冬天,吉林省降雪量少于往年,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客运专线缺少了冰雪的装扮,似乎少了一些美感,却一如既往的安静。开通至今,吉图珲客专已经安全运营3年有余,这里面凝结着无数“散落”在高铁沿线的铁路民警的努力和辛苦付出。
吉林铁路公安处蛟河西车站派出所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不仅管辖蛟河西高铁站,还负责吉图珲客运专线108.624公里长的线路安全畅通。
巡查线路,保障高铁安全畅通是铁路公安民警的重要职责。
2018年5月,57岁的蛟河西车站派出所西德河警务区线路民警刘汉章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个“坎儿”,他被确诊为右肾透明细胞癌,不得不摘除右肾。刘汉章住院康复期间,蛟河地区连降暴雨,部分高铁防护网被雨水冲刷后网底超高甚至倒伏。术后20天,刘汉章就在亲人的不解中重返工作岗位,即便是并肩作战的同事一时也难以理解这个“老黄牛”的心思——参警三十多年,铁路公安工作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肾摘除了不过疼几天,耽搁工作却让他寝食难安。
高铁沿线重点位置设有治安岗亭,护路队员驻扎于此协助铁路民警保障线路治安。
吉图珲客专于2015年9月20日正式开通,但是刘汉章自2014年初就随工作组提前介入,参与了客专建设、开通、运营的全过程,也见证了线路治安状况的不断好转。客专开通第一年,线路安全隐患显现。沿线村民缺乏安全意识,或者将牛拴在防护网上,或者将秸秆堆在防护网旁,或者在高铁线路旁烧荒。
刘汉章(左二)和同事走村串户、进厂入校开展安全宣传,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刘汉章(中)和同事走村串户,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发展工作朋友,获得村民理解和支持。
高铁开通第二年,西德河警务区就杜绝了防护网拴牛和堆放秸秆等安全问题,沿线烧荒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工作朋友为铁路民警提供各类信息,是高铁治安联防联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图珲客专太平隧道凿通后,一股山泉蜿蜒而出,附近村民品尝泉水后都说水甜,可是随着高铁建设尤其是防护网的架设,村民想要取水却非常困难,所以找到刘汉章商量,希望从护网内接上水管,将泉水引出,方便村民打水。
得知村民们接泉水饮用,刘汉章首要关心的是,泉水是不是安全的,为此,他找人将水样送往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该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适合饮用且有益健康。
最终经过积极协调,泉水成功引流,村民们喝上了甘冽的泉水,甚至更远的村子里的村民都来这边取水。
吉图珲客专穿行在长白山余脉当中,隧道、桥梁完全超过路基地段,南大警务区是蛟河西所辖下路基地段最长的警务区,也不过14.1公里,这对动辄管辖五六十公里普速铁路线路的警务区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但是这里的路基地段巡查起来并不轻松,徒步巡查山区高铁一公里消耗的体力不比平地步行三公里少。
路基地段长也意味着面临更多隐患。同样是烧荒,路基地段两侧的荒火更容易蔓延进入护网,不仅影响机车司机瞭望,更可能烧毁信号线、信号机等设施设备,对高铁安全是个巨大的隐患。
虽然经历了千百遍,但是每次看到高铁安全驶过,民警心头都会涌起一种自豪感。
白天排查出的隐患要在晚上分好类并录入隐患库。
民警白天巡线排查隐患,当天要将隐患情况和现场照片分门别类并录入隐患库,向责任单位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晚上定期与地方公安、综治部门联合巡查,此外还要24小时待命,随时处置线路治安警情。
警务区一刻也离不了人,30岁的警长曲鹏连续五年大年三十在警务区度过,虽然去年结婚生子了,但他今年依然选择留在警务区过年。“警务区民警都年轻,尽量让他们回家,今年没办法,拉上了一个新婚的王春磊。”曲鹏憨笑道,“我俩只能通过视频向家人拜年了……好在家人们也都理解。”对值班习以为常的曲鹏语气中也难掩对家人的愧疚。
2月15日,蛟河地区降下小雪,高铁在安全驶过。
2月15日,蛟河地区降下小雪,乘客们坐在飞驰的高铁内,窗外的吉图珲客专沿线在雪花的装扮下显得更加安静祥和,一抹藏蓝,一闪而过,保障安全畅通,有你有我更有他。(贾真 文/图)
新华炫闻
吉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