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赵主席,您好!2015年,您提出了构建环长白山摄影文化带的理论概念,实践至今已经成立了五个“赵春江工作室”,为全国、全世界宣传吉林、宣传长白的摄影家提供了创作和休息的驿站。能详细谈谈成立这些工作室的初衷吗?
赵春江:建立工作室是从2016年年初开始,但有这个想法是在2015年12月份,并在2016年初开始运作,这个想法最初起源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化自信”。吉林省旅游重点在东部山区,旅游的旗舰是长白山,所以我提出了构建环长白山摄影文化带理论概念,这个理论概念要用实践去支撑和完善,我就想到要建立工作室。工作室的建立,不仅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更是一种定位,其实就是主题。我们过去的宣传,通常是“我们家那儿可美了,老漂亮了”,文化的定位是欠缺和不完善的,虽然这些年也有进步,但是与旅游发达地区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作室是开放的空间,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定位——构建长白山摄影文化带,我们还要通过工作室拉动文化扶贫、摄影扶贫。
2016年8月14日,第一个工作室举行挂牌仪式,在临江市六道沟镇火绒沟村,是特别偏僻的山村,我们给它定位为“山深、林密、路远,原始、田园、炊烟”。2017年1月5日,另外三个工作室同时挂牌,第二个工作室木屋村工作室是个传统村落,第三个工作室李子行工作室是一个长白山地域的小山村,第四个工作室是松江工作室,特点是典型的长白山地貌,第五个工作室是南尖头村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在地理风光上各有特点,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贫困村落,过去交通闭塞,不为外人所知;工作室设立后,一是要在文化上给这些风景风光定位,提炼出宣传的主题和拍摄的方向,还有一个任务是进行文化扶贫和摄影扶贫。
新华炫闻
吉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