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有一块小有名气的湿地──向海。向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区内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潋滟,黄榆婆娑起舞,苇海碧波荡漾,草原碧波万顷。向海保护区内有各类珍禽293种,其中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珍禽的丹顶鹤,就有7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
向海的魅力在于“美在自然,贵在原始”。向海有“六大桂冠”: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国家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吉林八景之“鹤舞向海”。这顶顶桂冠,无不让人对它心驰神往。
“东有长白,西有向海”,通榆向海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旅游胜地,与长白山景区争光夺彩。
电视风光片《家在向海》,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2007年电视剧《永远的田野》在向海取景拍摄完成,此剧为田野三部曲最后一部。
在区内有三大水系交汇贯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额木泰河,北有洮儿河引水系统,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水库两个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区。由于缺水,目前兴隆水库已干涸。草原、湖泊、沼泽、沙丘、榆林、灌丛交错相间,生境多样,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蜿蜒起伏的沙丘上,蒙古黄榆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星罗棋布的湖泊中,蒲草丛生,芦花摇曳;茫茫无际的原野上,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多样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向海成为百鸟繁衍生息的安乐窝和春秋迁徙的必经之地,引来候鸟安家落户,生儿育女。春秋季节,候鸟在这里停歇取食,养精蓄锐。向海是鹰飞鹤舞珍禽荟萃的百鸟园。
天工巧合的资源,形成了以丹顶鹤为主的湿地珍禽景观,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榆林景观,以苇荡蒲草为主的水生植物景观,以沙滩泳浴为主的人文景观,以苍榆古庙为主的历史遗迹景观,以风力发电厂为主的旅游文化设施景观。
如果说风儿让树活了,白浪让海洋活了,云彩让天空活了,那么鸟儿则让向海活了。向海是“鸟类天堂”。从水面到天空,由沼泽至草地,自沙丘到苇塘,鸟儿铺天盖地,无所不在。佩玉鸣鸾的向海湖畔,游禽、涉禽、鸣禽,千禽竞秀;草原鸟、湿地鸟、林栖鸟,百鸟争鸣。波光潋滟的湖水中,鸳鸯戏水,叙说着地久天长的柔情;清澈湛蓝的天宇间,鹰击长空,展示着壮志凌云的豪情与气概;漫步山岗林中,百鸟登枝翻飞,您将欣赏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境。沼泽地上,野鸭鸿雁排队晚归,您将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最美的还是丹顶鹤,胴体似雪,头顶丹红,两翼翩翩,遍洒馨香。它们时而轻轻漫步,恰似扬柳随春风细语;时而挺身一跃,舞姿翩跹,时而舒展双翅,一飞冲天,为您上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美景。
向海是“植物王国”。珍稀树种蒙古黄榆千姿百态,令人满眼苍翠。融入了蒙古人血性的黄榆似也有灵性,或如古藤盘柱,也像霸王挥鞭,犹似游龙过江。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宾,一株株杏树在风中婆娑起舞,千种迷人,万种风情。真可谓黄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苍翠怡人气自顺,花香袭入千万家。
向海更是“动物王国”。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当属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当你逐林拔草,在林草深处,会有一只只野兔在向你探头缩脑;青纱帐里有哼哼的声音传出,那是野猪在觅食。在向海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许多动物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也难怪,就连那凶残成性的狼在这里也成了保护动物。和谐共处的世界里,一首万物俱喜的天籁之音在向海唱响。
新华炫闻
吉林频道